人才教育
西北高原所舉行2024年研究生與新職工入所教育培訓
9月3日,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舉辦2024年研究生與新職工入所教育培訓,研究生、新入所職工共計70余人參加了培訓。所長、黨委書記陳世龍、黨委副書記王萍、副所長楊其恩出席并作報告,各管理部門負責人出席培訓會。會議由人事教育處副處長楊紅霞主持。
上午,入所教育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。陳世龍首先致辭,他代表研究所向新同學、新職工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,希望他們能夠盡快適應研究所的學習、工作氛圍,投入科研學習、工作與生活。之后,他為研究生和新職工作了“弘揚科學精神,加強學風建設”專題報告,報告從講述我國百年科技發(fā)展史、中國科學院發(fā)展歷程、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與發(fā)展、科研道德與學風建設、學術規(guī)范與學術道德等方面展開,闡述了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持的道理,倡議大家學習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精神、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,讓科學發(fā)展成為指引、讓科學精神照亮征程、讓科技創(chuàng)新充滿激情、讓科學領域更加純凈、讓科學普及成為使命。
隨后,王萍作了“樹立核心價值觀,志存高遠寫人生”的專題報告,報告圍繞“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”、“扣好人生第一??圩印?、“科研活動需注意的問題”三個主題展開,勉勵初入國家科技事業(yè)一線的新同學、新職工們要對未來懷抱希望,把對祖國、對人民的情感貫穿于學習、工作的全過程中;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,堅定理想信念、勤學修德篤實,在學習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傳遞的知識、方法,更要學習他們“挑大梁”的精神和門風,牢記“憂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”;要以嚴謹求實的態(tài)度對待科研工作,把握良好的機遇和條件,腳踏實地、仰望星空,做出無愧于事業(yè)、無愧于職責、無愧于人民的科研成果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增添靚麗的色彩。
楊其恩作了“解讀牦牛精神——從學科發(fā)展史汲取精神力量”專題報告,報告從回顧研究所的發(fā)展歷程為切入點,向大家講述了“牦牛精神”蘊含的深刻意義和背后歷經(jīng)曲折、卓越堅守、不計報酬、但求貢獻的過往,希望作為“國家隊”、“國家人”的新生力量,大家能夠保持真誠與謙卑,抱利他之心、行利他之事,能夠心系“國家事”、肩扛“國家責”,面向國家需求、結合個人興趣,承先生前輩之創(chuàng)造、開科研范式變革之新局,做“牦牛精神”忠實地踐行者。
為更好地建立新同學、新職工與研究所層面有效的溝通平臺,切實了解大家在學習、工作中可能面對的實際困難與問題,上午報告結束后,特別舉辦了新生座談會,會上研究所領導班子、新同學、新職工積極互動,就大家學習、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度交流。
下午,楊紅霞就各部門業(yè)務職能作了詳細介紹;所辦公室業(yè)務主管蔣晶晶就研究所安全保密教育進行了專題培訓,重點講解了研究生和新職工可能面臨的實驗室安全、?;钒踩?、網(wǎng)絡安全、數(shù)據(jù)安全等方面的問題,相應的應對方案、解決辦法及注意事項和制度要求;科技處高級工程師趙得萍作了知識產(chǎn)權和科研成果管理工作專題培訓;財務處業(yè)務主管蒙學強詳細講解了新一代ARP財務報賬流程;條件保障處業(yè)務主管孟欣作了固定資產(chǎn)使用管理專題培訓;人事教育處業(yè)務主管羅謹就研究生培養(yǎng)流程與要求、學生管理制度作了重點介紹。
最后,研究生和新職工參觀了研究所所史館與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,以期通過實地參觀與學習對研究所的發(fā)展歷史有更為深入的了解。
此次培訓,旨在為新入所職工及研究生搭建溝通交流平臺,加強其對研究所組織架構、職能設置和工作流程的了解,使其能夠更快更好的融入西北高原所大家庭開展工作與學習。
陳世龍作專題報告
王萍作專題報告
楊其恩作專題報告
參觀所史館
參觀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
培訓會現(xiàn)場